- A+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全诗解析)
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民间百姓,戏谑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说的话。嘲讽那些落魄书生的,所谓落魄的书生,因科举不第,如果家中没矿,将面临很大生存的问题。因为十年寒窗,苦读万卷书,除了书上的知识,生活中没有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本领。别说人家说了,书生自己还嘲讽自己呢。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出自清代一位叫黄景仁(据说是黄庭坚的后人)的书生写的一首诗:“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其实他表达的本意不是说讽刺读书人没用,而是在述说读书人满腹经纶,却无法施展抱负,世界上有这么多职业,唯一没用的就是书生。虽然豪情万丈,但是无处施展,壮志难酬的悲哀。最后一句告慰不用担忧愁苦,因为就连春天的小鸟都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照心都听见了,小黄书生一肚子不服啊。
书生真的是像民间百姓曲解的百无一用?照心看来未必。
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一位叫陈汤的儒生。
陈汤,山东兖州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可很会交朋友,认识了一个叫张勃的官员。正好汉元帝要招聘公务员,张勃就推荐了陈汤。当了一名郎官。什么叫郎官?其实就是后补官员。
陈汤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主动要求出使西域,到地方就发现西域(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个匈奴头子郅支单于比较牛,是个扰乱地区和平的地方一霸。严重威胁到我大汉的经济走廊:丝绸之路。这不正是朝廷要打击的叛乱分子嘛。没兵咋办?陈汤伪造朝廷文书到附近一些小国调了一些兵马过来,凑齐了四万兵马就上路了。他们知道,自己这是要干大事的,非常牛的大事。
陈汤的军纪很好,一路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带路党层出不穷,很快就攻到了郅支城下。
郅支单于一看平地里冒出一支汉朝大军,吓了一跳,马上组织骑兵出去挑战。陈汤命令弓箭手射箭,匈奴骑兵很快就倒下一半,另一半逃了回去。
接下来攻城。郅支单于也很顽强,把自己数十个老婆都派上场,这些小夫人很厉害,个个能够拉弓射箭,但打仗打到靠老婆这一步,基本上就完蛋了。很快,郅支城被攻破,郅支单于的脑袋被砍了下来。拿下郅支单于,陈汤给朝廷打报告,说了一句震山撼水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此一役,陈汤被封“关内侯”。
这事做的何等的豪迈,着实为书生们争了一口气。
在唐代的时候,还有一位书生叫王玄策,因为出使一个小国,小国对大唐无礼。王玄策便借了他国七千人马,打了他一场灭国之战。在宋代一介书生虞允文率两万人马决战百万金军,取得“采石矾大捷”,明代书生于谦指挥的一场"京城守卫战",捍卫了大明王朝基业。清代书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
莫说书生无用,书生也可定乾坤。莫说书生无用,书生也可气冲天。
今天,照心着实为天下书生找回了一把脸面。喜欢的关注照心,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知识分子必须与生产劳功相结合,必须与人民大众相结合。否则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