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五篇))

  • 2023年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五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好词好句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篇一

: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新途径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学生接近社会最密切的时候,并且大学生群体是走在网络化前沿的人群,具有不一样的心理特征以及对网络有全新的观念,受到网络很深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延伸,使之与高校教育日常结合,才能更好的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自我职业规划。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然它带给了学生更加多元的学习选择,以及社交习惯。但是网络使得当今处于网络前沿的大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偏离,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思想道德观念错位,进一步来讲,使得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普遍下降。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择业有很深的影响。

(一)多元的学习选择

网络的多元化,带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而且特别的方便,并且网络连接着整个世界,学生更加自主的进行知识汲取,并且给他们带来新鲜感,虽身在校园,但是大学生的认知已经不局限于此了。调查显示,当大学生需要新的学习和生活资料时,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会首先选择进行网络搜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更多的消费娱乐

网络包含的信息相当广阔,有着更多的新奇和刺激,网络带给大学生更多的快捷和方便,使他们对自由、时尚、自我的追求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购物、娱乐、消遣,可谓是找到了一个放松自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世界,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

(三)思想任性

不同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念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着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大学生对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容易受到西方思想和理论价值观的影响,使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倾斜,使得大学生更加的任性,滋生很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西方化思潮,盲目的进行时尚的追求,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选择认知,也容易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容易造成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偏激性。

(四)行为任性

网络的特性,造成了信息的特殊性。很多的网民包括大学生在内,网络失信行为与日俱增,引发社会关注。另外,虚假消息传播、发表不负责言论、哗众取宠、网上恶搞、网路暴力、人肉搜索等等行为,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任性的行为,已经一定程度侵犯他人权益,危害公共利益。这种生活新常态的形成,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对工作、职业、职位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处理方式方法会受到很深影响,并不利于其未来发展。

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得到了国家以及地方各个部门的支持,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也很难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就业成为严峻的问题。在新时代环境下,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对于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帮助他们更好的择业就业。

(一)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需求,要求从业者自身拥有更多的技能和能力,以达到岗位和职业的要求。学校比较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心理进行研究,并以新颖的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阐述问题和创业就业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我们需要以开放开明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接受他们融入他们,并从正能量方面引导学生。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择业教育

择业,是学生踏出校门后的开始。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择业品德进行多方面教育。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放下姿态,适应网络语音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融入,并关注一些他们所关注的东西。然后在与他们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调整好自我心态,首先要把诚信和道德放在第一位,避免不负责任和不诚信的情况发生,影响自己就业后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无可避免的在刚刚步入社会后会出现一定的迷茫期,与网络虚拟世界不相称的社会,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他们难免对自身的优势、职业分类、择业就业方向不够明确。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本身优势进行分析,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结合网络,建立一些符合大学生心理,并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思想教育主题的网站,并对学生就业择业方面进行主题引导,可以将实例与现实结合,可以与各大企业进行合作,公布企业所需职位信息,与招聘要求,使学生向这些方面进行完善自己。更好的进行就业。通过网站推广和分析,也可以使学生完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结语学校教育对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并以网络科技新常态为基础,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从心理、道德、择业、就业、创业、职业规划等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真正的适应社会需求。

[1]蒋君毅.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

[2]姚天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王海军.探索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新途径[j].亚太教育,2015,36.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篇二

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大众化教育形式的推广,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大学,接收高等教育,不断提高一代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现今最为严重的问题的就业创业难问题,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社会所需岗位人数和其能够吸纳的能力,虽然企业仍然需要人才,但是人才与所需岗位的供需关系已经失去平衡。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以及引导工作,是当今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教育,使大学生有能够创业就业的能力,使学生个人得到发展,社会更加稳定。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扩招仅仅是一方面,另外总结为以下三点。1.1社会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很大,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以及多数企业经济衰退现象明显,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却依然很快,相比于现今社会以及企业所需人才的比例而言,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当前社会所需,而且部分企业的衰退也造成了减员的情况,毕业生就业难情况在所难免。

1.2企业与毕业生的矛盾取向

大学毕业生经过多年的教育,知识的积累,大学生活的努力付出,以及对进入社会的憧憬,使得他们对于就业的岗位、薪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等等各个方面期望较高。但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评价普遍偏低,基础知识不牢,实践能力不足,培训成本过高,并且毕业生流动性较大,难以稳定长时间从事某岗位,薪资待遇要求过高等等问题一并出现。这使得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主动过滤掉了应届毕业生。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矛盾取向也使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

1.3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缺失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教育的场所,明显在就业创业这方面有所缺失,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技术、技能、知识等等进行,对于就业、创业问题提及较少,没有对初入社会的有效认知和工作定位,这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角度更好的认识自己并给自己合理定位,其次培养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培养毕业生的个人修养。就业创业教育也能够将社会环境很好的传达给学生,使其毕业前先行对社会进行大概的了解,避免盲目的择业就业,更好的选择适合的企业和工作,也让学生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宏观来讲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鼓励学生能够灵活就业,积极创业。这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3.1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力度,为指导工作明确定位。应当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并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直到学业结束要不断的将社会属性灌输给学生,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自身发展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我们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在高校温室里的花朵,要让学生不断的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己的合理定位。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就业创业知道目标,明确指导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树立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3.2端正大学生的择业态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通过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创业意识,对学生敢闯敢试的勇气要加以鼓励,并深度挖掘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气,鼓励学生进行合理创业,调动学生创业热情。在学校方面,要积极的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发展提更稳定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多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认识自己,不断完善。

3.3培养学生自我推销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新的环境有着陌生、好奇、表现欲望、热情等等多方面的情绪以及想法。进入社会将是学生展现自己的好机会,高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时,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自我推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积极的找到学生的优点,并寻找最佳的自我展现方式,为就业和适应社会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3.4集合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择业就业创业,以及初入社会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就业创业也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集合多方面力量,对当今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解,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等等,需要合力进行深度剖析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针对个人更好的对就业择业给出多方面意见,整合多方面资源优势,及时的进行就业信息的传递,以方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择业就业,改变就业难创业难的情况。

推荐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对于毕业生科学合理择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仅仅是刚刚开始的阶段,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形成针对性强、高效、吸引力强的教育模式,还有待广大家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共同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施。

[1]吴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

[2]向巍。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李琳。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2(10)。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篇三

《教育改革方法初探》

【摘要】当今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文章从教育改革的实现方法出发,尝试一些具备操作性的改革方法,供人们去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改革;方法;操作性

教育界对当今教育的诟病已经不绝于耳,但最终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是从教育教学理念上思考多,而从在实现方法上考虑的却不多,再好的理论没有现实的方法做支撑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中国的社会与教育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可操作的改革方法论,才能在教育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总结当今中国社会与教育的现实,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教育人口基数大,这个基本现实使得我们在教育改革必须所实施的策略是否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因为教育人口数量越大采取个性化的改革策略就可能导致成本与时间上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最终会导致我们的改革目标无法完成。

第二:社会诚信缺失严重,过去30余年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诚信的缺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社会诚信缺失导致了“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体系能够阻挡中国没有诚信的社会现状,目前高考是唯一一个还能够阻挡权力和金钱渗透的,也许还可以给全体老百姓一个机会的考试”(俞洪敏语),从这点考虑,我们所设计的教育改革方法上要比高考更注重公平与公正。

第三: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目的没有共识,这是社会的深层次的原因,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目的没有共识的时候,我们所做的教育改革难度就越大。

教育改革应分步走:

第一步:改革考试及录取制度

(一)加强学生信息采集,对学生身份信息采用指纹等多种且基于身体表征的独一无二多重身份验证,保证学生自身信息的准确。

(二)加强考试制度,保证各类考试的公平,公证。

1.建设一批标准化考场,这一类考场对对考试人数做标准化设置,内部需配备摄像头对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整个考试监控过程用网络实时开放。

2.考试试题用专用的出题软件从试题库中自动生成。除运输等必须人力参与的流程,都由电脑的来处理。

3.学生的参加考试,现场需进行身体表征的身份验证。

(三)彻底改革现行高考制度。

1.将现有选拔性高考彻底改革为水平考试。且考试不与高校录取直接挂钩。

2.将水平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水平考试为基本素质测试,这一层次的考试是对人需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知识能力的测试。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必需要通过的考试。第二层次的水平考试,暂且称之为选择性专业能力水平测试,这一层次的考试主要测试的是他在选择了他学习的方向后的带有专业性的考试。这种专业性的考试可以是单一性的专业,也可以是多样性的专业,也可以是一种综合性专业选项。两个层次的考试是交叉融合的。

(四)改革高校录取制度,采用软件信息化的申请制度,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层次的考试后,所有信息被录入统一的管理软件当中。学生可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验证窗口进入软件,申请高校,一名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高校,软件由第三方进行管理,高校最终看到的只是对应每个学生的编号,高校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申请的学生信息进行审核,给出审核结论及录取结果,第三方软件管理机构收到学生录取情况后。通知并邮寄相关录取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端口进行查询录取信息。

第二步:学校改革

改革现行的学校建设与编制,在学校的建设与设置中更加重视教育公平。

(一)注重城市学校的特色建设。在考试及录取制度改革有成效的基础上,将现在的学校建设引导到特色建设思路上来,而不是现在对学校建设求大(面积大),求高(楼房搞),求重点(重点中学)。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步的考试及录取制度改革各学院就无法跳脱升学率这个围城,其他任何在教育改革上的措施也都无法实施下去,这也是这些年基础教育领域改革没有什么成效的原因所在。这样就可以将教育经费及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改变现在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都流向部分重点学校的情况,在教育经费和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还进行集中配置,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不公,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无法保证低收入人群享有公平的教育权。

(二)城乡统筹发展。在一些乡村上学难还是普遍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教育经费偏重于城市,对乡镇等偏远地区的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了一些地区上学难,二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自然条件确实比较恶劣,无法建设一些优质的学校,三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师资从客观上来说确实无法保证。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寄宿制学校,将这一地区的孩子集中在这几个寄宿制的学校里,国家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进行相应的补贴,让他们有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保证一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第三步: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一)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社会地位

在国家与地方财政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教师的待遇,严格执行教师编制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各地的生师比,实行教师最低工资制度,教师待遇上力求做到让教师能安定、安稳、安心,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严格教师培养与选拔制度

在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有显著提升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一是要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师范类的专业院校,二是对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需做专门的筛选,三是对接受师范类教育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注重自身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及精神素质的培养。四是对现岗位的教师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评估,不合格者需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三)加强支援落后地区的教师进行制度保障

由于各种原因落后地区的师资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落后地区师资问题得到解决,解决方法是建立一种能引导教师愿意去机制,这种机制最好的应该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建立相关制度,制度规定支教老师需有时间限制,支教期间有更加优厚的补偿措施,支教之后对其有相应的待遇保障。

教育改革之路必然是艰难和曲折的,但又是不能回避的,因为关系到中国的教育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m].中国教育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孙振东。质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度仁[ebol].中国数学会网

[3]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一一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

作者简介:

吴永(1981—),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教师。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篇四

【摘要】当今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文章从教育改革的实现方法出发,尝试一些具备操作性的改革方法,供人们去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改革;方法;操作性

教育界对当今教育的诟病已经不绝于耳,但最终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是从教育教学理念上思考多,而从在实现方法上考虑的却不多,再好的理论没有现实的方法做支撑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中国的社会与教育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可操作的改革方法论,才能在教育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总结当今中国社会与教育的现实,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教育人口基数大,这个基本现实使得我们在教育改革必须所实施的策略是否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因为教育人口数量越大采取个性化的改革策略就可能导致成本与时间上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最终会导致我们的改革目标无法完成。

第二:社会诚信缺失严重,过去30余年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诚信的缺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社会诚信缺失导致了“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体系能够阻挡中国没有诚信的社会现状,目前高考是唯一一个还能够阻挡权力和金钱渗透的,也许还可以给全体老百姓一个机会的考试”(俞洪敏语),从这点考虑,我们所设计的教育改革方法上要比高考更注重公平与公正。

第三: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目的没有共识,这是社会的深层次的原因,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目的没有共识的时候,我们所做的教育改革难度就越大。

教育改革应分步走:

第一步:改革考试及录取制度

(一)加强学生信息采集,对学生身份信息采用指纹等多种且基于身体表征的独一无二多重身份验证,保证学生自身信息的准确。

(二)加强考试制度,保证各类考试的公平,公证。

1、建设一批标准化考场,这一类考场对对考试人数做标准化设置,内部需配备摄像头对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整个考试监控过程用网络实时开放。

2、考试试题用专用的出题软件从试题库中自动生成。除运输等必须人力参与的流程,都由电脑的来处理。

3、学生的参加考试,现场需进行身体表征的身份验证。

(三)彻底改革现行高考制度。

1、将现有选拔性高考彻底改革为水平考试。且考试不与高校录取直接挂钩。

2、将水平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水平考试为基本素质测试,这一层次的考试是对人需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知识能力的测试。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必需要通过的考试。第二层次的水平考试,暂且称之为选择性专业能力水平测试,这一层次的考试主要测试的是他在选择了他学习的方向后的带有专业性的考试。这种专业性的考试可以是单一性的专业,也可以是多样性的专业,也可以是一种综合性专业选项。两个层次的考试是交叉融合的。

(四)改革高校录取制度,采用软件信息化的申请制度,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层次的考试后,所有信息被录入统一的管理软件当中。学生可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验证窗口进入软件,申请高校,一名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高校,软件由第三方进行管理,高校最终看到的只是对应每个学生的编号,高校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申请的学生信息进行审核,给出审核结论及录取结果,第三方软件管理机构收到学生录取情况后。通知并邮寄相关录取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端口进行查询录取信息。

第二步:学校改革

改革现行的学校建设与编制,在学校的建设与设置中更加重视教育公平。

(一)注重城市学校的特色建设。在考试及录取制度改革有成效的基础上,将现在的学校建设引导到特色建设思路上来,而不是现在对学校建设求大(面积大),求高(楼房搞),求重点(重点中学)。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步的考试及录取制度改革各学院就无法跳脱升学率这个围城,其他任何在教育改革上的措施也都无法实施下去,这也是这些年基础教育领域改革没有什么成效的原因所在。这样就可以将教育经费及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改变现在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都流向部分重点学校的情况,在教育经费和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还进行集中配置,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不公,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无法保证低收入人群享有公平的教育权。

(二)城乡统筹发展。在一些乡村上学难还是普遍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教育经费偏重于城市,对乡镇等偏远地区的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了一些地区上学难,二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自然条件确实比较恶劣,无法建设一些优质的学校,三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师资从客观上来说确实无法保证。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寄宿制学校,将这一地区的孩子集中在这几个寄宿制的学校里,国家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进行相应的补贴,让他们有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保证一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第三步: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一)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社会地位

在国家与地方财政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教师的待遇,严格执行教师编制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各地的生师比,实行教师最低工资制度,教师待遇上力求做到让教师能安定、安稳、安心,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严格教师培养与选拔制度

在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有显著提升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一是要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师范类的专业院校,二是对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需做专门的筛选,三是对接受师范类教育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注重自身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及精神素质的培养。四是对现岗位的教师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评估,不合格者需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三)加强支援落后地区的教师进行制度保障

由于各种原因落后地区的师资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落后地区师资问题得到解决,解决方法是建立一种能引导教师愿意去机制,这种机制最好的应该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建立相关制度,制度规定支教老师需有时间限制,支教期间有更加优厚的补偿措施,支教之后对其有相应的待遇保障。

教育改革之路必然是艰难和曲折的,但又是不能回避的,因为关系到中国的教育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m]。中国教育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孙振东。质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度仁[ebol]。

[3]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一一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字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篇五

《改革教育改革》

摘要: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历程大体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其间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建国初年,伴随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整饬了教师的角色;“52调整”既是经济重工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整齐化的重大举措;“85决定”则直接造就了此后20年转移政治一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1992改元市场经济以降,教育改革,尤其高等教育改革惟经济主义马首是瞻,走上“扩招”、“升级”、“并校”的产业化和大跃进之路。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要么沦为政治的工具,要么用于经济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效果堪忧。有必要改革教育改革,走向作为社会一文化的教育改革,并保有文化视野。

关键词:教育改革;政治一经济改革;社会一文化改革;教育社会学

改革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的主题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历程,大体亦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但60年来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其问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作为政治一经济的教育改革,亦即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

一、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贯穿60年来的教育历程。撇开““””期间教育的全面政治化这类极端情况不论,举其要者就有:建国初年的思想改造运动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政治化重塑;经济重工业化、政治整齐化需求与院系调整;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与政府政治、经济责任转移;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教育产业化。

1思想改造运动:教师角色的政治学重塑

教师的政治一经济学作用历来受到当政者的重视。列宁就曾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和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策。“改造”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早在1939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及1942年《反对党八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多次阐释了改造知识分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伴随着这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对于教师(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铺开了。尽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自共产党在军事上取得绝对优势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但“思想改造”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是在1949年开始的,并迅速成为广泛流行的常用词并广泛运用于具体革命实践,从而在50年代推展成为一种“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定下了思想改造运动的基调,并阐明了其政治一经济学任务:在我国的文化教育战线和各种知识分子中,广泛地开展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运动。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真开展高等学校教师中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掀起了高校的思想改造运动。稍早的10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稳定和发展小学教育,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够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11月1日出版的《人民教育》杂志第4卷第1期发表题为《人民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社论,其中提到,人民教师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国儿童、青年的灵魂工程师”。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须立即开始准备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于一年至二年内,在所有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和高中以上的学生中,普遍地进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在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和专科学校以上(即大学一级)的学生中,组织忠诚老实交清历史的运动,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1952年1月5日,全国政协相应作出《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思想改造运动就此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事后看来,所谓思想改造,就是以无产阶级的思想取代所谓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而思想改造运动直接的触发点,是为了整肃教育界欧美派的知识分子,以确立无产阶级思想和党委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实现“共同纲领”中新民主主义教育之目标,即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改造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中宣部针对当时各地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混淆概念而特地发布的《关于教师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几个问题》(1952年8月17日)对此直言不讳:“这个运动的目标主要是: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划清敌我界限;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划清资产阶级思想和工人阶级思想的界限;在学校中树立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思想改造运动及其伴生物思想检讨浪潮,首先以高校、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为标志而掀起,并形成了频繁性、相关性和连带性等鲜明特点:走马灯似的运动使新生的中国元气大伤,社会和政治进入一种无法可依、无理可讲的动乱中,知识分子生存境遇每况愈下;开了“学生整老师”的先河,以致在后来的““””中,“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一开始便在红卫兵、革命小将面前俯首称臣;“连坐”方法和“人人洗澡过关”式运动殃及广泛,50年代初,参加运动的高校教职员达91%,中等学校教职员达75%。

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广度触目惊心,乃至有学者总结道:“在中国,凡是在那风雨如晦、万马齐喑的年代生活过的人,他可能从没受到过表扬,但不可能没做过检讨;他也可能从没写过情书,但不太可能没写过检讨书。”而其影响深度更是难以估量,经此思想改造运动,“政统”与“道统”得以合一,多少硕学大儒为威武所屈,放弃“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颂圣文化”一枝独秀,发展到空前规模。作家由自由创作变为国家计划生产,作品由争奇斗艳化为整齐一致,以致德国汉学家顾彬不无痛心地讥讽:“中国1949年以后的文学是几块钱的‘二锅头’,之前的文学是几百块钱的‘五粮液’……当代中国作家基本没有什么思想,他们的脑子是空的。”教师则因思想改造运动而“统一了”思想,其角色被塑造为作为匠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由此,教育与教师所有的工作都致力于培养适合生存于“新秩序”中的“新人”,而这个新秩序的世界是一个规范无所不在的总体,个体所有的癖性――被定义为杂草、边缘、未教

化――都需要被铲除,在塑造新人的实践中,教育者充当起社会生活的立法者,成为国家权力的延续。

2“52调整”和“85决定”:教育改革的政治一经济学协奏

上世纪50年代,与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同时进行的,是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的主方向就是“向苏联学习”。1952年6月至9月,中央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简称“52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全盘调整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至149所,而高校数量由19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1953年后的183所,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

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因就是经济重工业化的需求。新中国需要大量工科技术人才,教育的重心被放在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教育计划与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按产品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例如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等),确定招生和学生分配。显然,这是一种培养“专家”的教育体制。而且,正如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进一样,伴随着抗美援朝和苏联专家的来华,以及领导们对自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心的增长,这次教育改革很快狂风骤雨、一往无前地在1952年开展起来。除了经济驱动之外,这次教育改革的另一个目的和功能就是政治整齐化。经此调整和改造,高校从此失去自主权,特别是教学自主权,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地看,院系调整实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令高等院校元气大伤的改革,由此,中西的通识教育都被扬弃,只生产“听话、出活”的工匠,再无独立的思想可言,甚至出现了一些为顺应政治斗争需要,科学泰斗公开发表文章肯定“亩产万斤”,原子物理学家发表文章论证大气中核试验的放射微尘于生物无害的怪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跳过六七十年代的““””,值得关注的是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被邓小平认为“最重要的”第九条,中心内容就是关于知识和人才、科技和教育的。旋即,198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85决定”)。客观地说,这一教改纲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实现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改革初衷,而且它可贵地确认,义务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责成制定义务教育法。但与此同时,它也确立了对后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制度――“分级办学”,并授权“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85决定”明确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订本地区的义务教育条例,确定本地区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步骤、办法和年限”,“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如何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随后,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6年9月)进一步规定,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后来的实践中基本上采用“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做法。

“分级办学”作为此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实行城乡教育分割的制度,连同“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政策授权,将本应主要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的政治一经济责任和义务,转嫁给了农村和农民。其结果是不仅加重了农村和农民的负担,而且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滞后和城乡教育差距的延续与扩大。据有学者考察,在1986~2000年的15年间未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村少年儿童高达1.5亿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超过改革以前;而这种状况有可能促使未来的城乡关系朝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发展。就连当时的主事者也坦诚,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因在“钱”上遇到羁绊,只能依靠“人民教育人民办”这种方式,把义务教育的过半费用推给农民和企业承担,以致我国“20年来的义务教育是以加重农民负担为代价取得成就”的。回首看,“85决定”直接造就了此后20年转移政治一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

3扩招、升级与并校:教育改革的经济学亢进

时间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鲜明论断;是年秋,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93纲要”)提出:“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这为日后教育改革迈向事实上的、无以问责的市场化、产业化、大跃进开启了绿灯。

1992改元市场经济以降,大规模国企改制开始推行,不少国企纷纷倒闭,大规模接受大学生的能力远不如前,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至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从1992年到1998年,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导致的失业(“下岗”)人群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疲软。困局当口,经济学者汤敏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建议扩大招生数量。其中最诱人的理由就是,扩招可以一举解决经济和就业两大难题:扩招可以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增长8%的目标;扩招可避免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从而形成与大量下岗工人竞争的恶性局面。建议被采纳,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旋即出台。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0多万人,招生总数达160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从1999至2001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3年间的平均增幅为33.5%,从1999至2004年,6年间的平均增幅高达24.8%。“十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在2002年提前8年实现。扩招数量之巨、速度之猛,超出了建议者当初“3年扩1倍”的建议,6年扩了超过5倍;也超出了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高考录取率“提高到2000年的11%左右”的计划;更超出了“93纲要”中“使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愿望。这为日后的研究生“大跃进”和大学生就业难埋下了必然发芽的种子。

尽管迟至2005年“教育产业化”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被叫停,但把教育作为产业操持的经济学思维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并日益走强:1984年国家统计局把教育划分在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把教育事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包括教育事业等现有大部分福利性、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产业化管理”;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些都成为“教育产业化”思潮和实践的政策依凭和思想导向。正如有学者所言,无论实际动机还是发展路径,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是当时“教育产业化”思潮的产物,有很强的经济主义属性。

大学教育产业化、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假大空的并校风,这被有的学者概括为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大学体制改革的3大明显败笔。该学者认为,伴随着教育产业化改革,大学升级非理性冒进,学校变学院、学院升大学,中等师范学校几乎绝迹、高等专科学校难以寻觅,代之以到处林立的“大学”。而升级的动力则来自于政绩需要,各级政府用政治方式和经济思维抓教育改革。如果说大学升级的动力和地方利益有关,大学合并则显然来自上层,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基地之类的都要上面来批,这样就强行制造出高校合并的机制来,结果是事与愿违,大学合并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只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再分配而已,把数条帆船拼接在一起是成不了航空母舰(世界一流大学)的。与高校扩招并行的,却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5%上下,是一条平缓的直线;支撑高校“跨越式发展”的,一是学生的学费,二是通过“银校合作”方式向银行贷款,它导致了巨额的高校负债,这种国家不增加经费投入而大规模发展教育的模式,包括公办大学大规模举债、大建“大学城”、举办高收费的“独立学院”,连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转制等等,都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教育改革的“特殊”产物。

二、教育改革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

诚然,教育有问题,但从来都不全是教育的问题;教育需要改革,但从来都不全是教育本身的改革。实践表明,如果仅仅或者全部把教育改革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便会要么把教育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要么把教育用于经济指标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其负面效果所在多多,未来前景着实堪忧。作为政治改革的教育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着社会主义改造而势在必然,并在“”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为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在过去20多年里因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浪潮而随波逐流,并在申讨和危机中亟待转型。教育改革转型的主题便是:从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特别是作为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教育改革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

1教育改革:从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

改革教育改革,或者说教育改革的转型,既有政策背景,亦不乏学理支撑。从宏观政策而言,从21世纪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开始,陆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改革目标,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特别是“和谐社会”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尤为瞩目。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则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发展”提上重要议程。就学理而言,在任何社会,改革可以分解为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借鉴国际经验,中国的分解(渐进)式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这样一种“三步走”的“最优实践”(best pinice):经济改革的主体是生产(做蛋糕),社会改革的主体是分配(分蛋糕),政治改革的主体是分享权力。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改革以“经济改革”为中心,未来二三十年,需要转移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

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自1978年至21世纪初,主体的改革是经济改革,特别是1992年以来,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据估计,2030年的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强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0~2.2倍,人类发展总值相当于美国的3.2倍。从2l世纪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和谐社会”,社会改革的核心在于社会制度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社会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亲商”)和稳定(“亲民”)的平衡。中国改革从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的转移,为教育改革从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走向作为社会―文化改革,提供了时代背景、行动依据和现实可能。

2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远比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更为困难。因为“经济改革说穿了,就是要把人最邪恶的一面释放出来,让每个人去追逐私利”,而“社会改革就涉及公共利益,是要有利他性的,要为公共物品掏钱……中国对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与gdp总量相比是非常低的”。这说明,社会改革比经济改革更艰巨。改革教育改革,使之走向作为社会一文化的改革,起码要做到一个确保,施行两种解救,具备一个视野。

首先,要确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前述1986~2006年20年转嫁国家和政府责任于农民的“义务教育”,连同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并在近年来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雪上加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教育不公突出表现在少数优势群体的“过度教育”和广大弱势群体的“教育不足”上,无论是教育过度还是教育不足,都会有巨大的社会政治代价:就教育过度(一方面是缺乏大量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被继续攻读学位)而言,过度教育意味着过度期待,过度教育经常培养的是运动家和革命家;就教育不足而言(社会的流动更多和金钱的多少相关联,而和自己的努力与才智越来越不关联),教育制度失去了人才培养的功能,教育提供给弱势者的不是希望而是怨恨,在中国历史上正是这些深感社会不公的基层知识者带头起来改变历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国家和政府要加大补偿和纠错力度,确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毕竟,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事业。作为社会改革的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使弱势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城市民工子弟及弱势群体子弟享受到教育的“国民待遇”,确保其受到公平的教育这一基本人权。而且,教育必须连同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改革配套进行、统筹协调,走出我国“低人权优势”的发展模式(以自我剥削的方式成为别国透支的对象)和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负福利”状态(农民及城市弱势群体无福利待遇),确保社会保障的“低福利”(相对于穷富都保的“高福利”而言,就是只管最穷的人,如美国的医疗保障只保65岁以上的老人和贫困线以下的穷人,占总人口的18%;而在中国近似的覆盖率中,公费医疗80%却用在领导干部身上)。

其次,施行两种解救。一是把教育改革从作为政治,特别是作为经济改革的范畴中解救出来,归位于社会改革领域。我国既有的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政治和经济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需要、经济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改革开放至今,教育还是政府的一部分,教育部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权力越来越多,垄断和审批大多数教育资源。只要教育界还是政治的一部分,就不会成为一个具有自治性的组织,就不会成为有高质量的教育机构;只有当教育界发展出自主性的“行规”来约束自身和评价自身的时候,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来。教育体制的官僚化或者说行政化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教育以权力为本、以经济利益为本,权力和经济利益是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教员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手段。二是解救教育于政治、经济,就是要树立和发展教育的自主性。为此,要抵制教育改革的独断和盲目决策,进行政策论证,充分吸纳社会意见。同时要恢复教育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基本权利,剔除行政权力的侵蚀和干扰。譬如,按国际惯例,刊号本来不过是一组数字而已,都是无限供给,按需分配,无须耗费什么成本,从根子上说,出版权本来也是作为基本人权的表达权的派生,但我们的体制却把这种本来属于社会的权利转化成了行政权力,对刊号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实际上是变可无限再生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变无限供给为有限供给,变平衡供给为紧缺供给,使得刊号奇货可居。这不但造成了刊号身价马上扶摇直上、以刊号折抵金钱等诸多乱象,还干扰和侵蚀了学者的表达权。再譬如,官僚化的教育评审制度作为教育政治化加经济化的畸形产儿,信奉“科学文献索引”(所谓sci,类似的还有cssci等)这一“愚蠢的中国式观念”(stupid chinese idea),把国外用于帮助科研人员有效获取文献信息的检索工具sci,引进和异化为学校排名、项目评审、科研申报、评价奖励等几乎覆盖所有科研领域的最重要乃至惟一的评价标准。教育部门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引进和改装各种评审制度,并主动自创,无非是要确保教育官僚的专制权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再次,保有文化视野。我们的教育改革,往往施以“革命的”手段,推行“一刀切”,强调“跨越式”发展(很多时候实为“大跃进”),充满“乌托邦”色彩,而与此同时,常常不注重对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的保全、敬重和守护。正如有学者所言,作为一种社会改革,教育改革不是要砸碎旧制度,重建什么新制度,而是在承认现有制度性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但既有教育改革却呈现出过多的“教育革命”画面,教育变革“泛革命化”(包括当代“泛改革化”或简单把改革看成革命),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视野。“文化视野”把握多元价值,强调兼容兼顾,以文化视野审视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极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实践运作之“中庸”,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改革怀有“保守”自觉,警惕“激进”行动,克服“商业化”侵蚀,注重文化的积淀、传承与精进。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商昌宝,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4]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9-32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年8月27日印发

[7]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3,(1):10-22

[8]马昌博,义务教育,这20年为何这么难?――对话全国人大会委员、国家原教委副主任柳斌[n]南方周末,2006~10-12(a3-4)

[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年2月13日印发,

[10]杨东平,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j],江苏高教,2011,(1):5-8

[11]郑永年,保卫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2]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13]胡鞍钢,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15]文东茅,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j],理论视野,2008,(7):26-29

[16]劳凯声墩育体制改革的公益性诉求[j],理论视野,2008,(7):23-26

[17]何迪,鲁利玲,反思“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8]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22-32

[19]笑蜀,刊号奇货可居折射精神生产困境[n],南方周末,2007-12-6(e29)

[20]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