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铜鼓的简短故事(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

  • 广西铜鼓的简短故事(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案摘抄

1.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

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是难以分开的,自有铜鼓时就有了铜鼓舞。乐舞是古时人们祭祀仪式的主要内容。壮族先民每逢祭祀仪式,就跳铜鼓舞。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铜鼓传说《雷鼓的传说》中说,壮家人每逢双亲过世时就跳铜鼓舞。这是壮族在丧葬时敲铜鼓跳铜鼓舞以祭死者灵魂习俗的反映。如今铜鼓舞仍然流行于壮族民间,只是它的祭祀功能已经衰退,更多的是娱乐性。

铜鼓在古时还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重器,只有部落首领或村寨的头人才拥有铜鼓。《隋书·地理志》说:“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9]888“都老”是壮语“老者”的意思,意译为“头人”。壮族铜鼓传说《铜鼓老祖包登》[10]278-280中说把壮族的重甲人把铜鼓尊奉为保护神,把包登①尊奉为波掌——世界上的大能人。每个重甲人的村子里,都有一名包登,专为人们求神问卜,消灾免难、驱邪捉鬼。凡是做包登的人家里,都供有一面无底的铜鼓。反映了古时只有部落首领或头人才拥有铜鼓的历史事实。

铜鼓传说反映了壮族民间使用铜鼓的一些习俗,这些习俗有的至今保存,有的已经消失,说明铜鼓在壮族人民生活中的功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发生变化的。

2.铜鼓的由来(50字以内)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2016年1月10日,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的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是[1] 目前世界最大铜鼓

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越人崇拜蛙)。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东南亚各地(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泰国民间收藏和出土的则有上千个。

“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制作铜鼓的以百越中的骆越为多,即是黎族与壮族。

3.铜鼓的由来(50字以内)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2016年1月10日,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的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是[1] 目前世界最大铜鼓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越人崇拜蛙)。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

至今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东南亚各地(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泰国民间收藏和出土的则有上千个。

“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制作铜鼓的以百越中的骆越为多,即是黎族与壮族。

4.编钟和铜鼓的传说故事

铜鼓:在水城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故事。

从前,在水城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小伙叫银哥,姑娘叫金娘。两人情投意合,深深相爱。

秋天,河水猛涨,阻隔二人相会。一对恋人在思念中煎熬。

犀牛富于同情心,接连三年背银哥、金娘过河相见。到准备成婚时,犀牛听仙家说,二人无缘结合,乃不再出现。

二人无法相见,相约殉情。当银哥、金娘跳进滚滚河水时,突然金光闪动,二人好端端站在犀牛背上,犀牛将二人背往大海……银哥阿爸和金娘阿妈思念儿女心切,历尽艰辛,向各村寨讨来碎铜,找皇帝要得封号。

铸成一公一母两个铜鼓。六月初六,铜鼓敲响,银哥和金娘即站在犀牛背上回来。

编钟: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5.铜鼓嶂的历史故事

铜鼓嶂的人文景观也颇为丰富,有太平天国古战场、铜山佛国寺遗址等。

当年古大存、李坚真、刘永生等革命前辈的足迹遍及这里的山山水水。铜鼓嶂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曾上演不少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祖籍大埔百侯南山的张琏领导农民起义,以铜鼓嶂为重要根据地。民国《大埔县志》载:铜鼓嶂,岩重洞复,明嘉靖时张琏、余大春等皆占此为根据地。

清乾隆《丰顺县志》载:铜锣湖平坦多水田,湖上旧有山寺,明代张琏、蓝松山、余大春、钟灵秀、彭仕任先后曾占据铜鼓嶂。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文传》1984年第二期载:张琏为粤东饶平上饶区乌石村人,祖籍大埔百侯南山。

明嘉靖年间领导了震撼闽、粤、赣三省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称帝,国号飞龙。在乌石村后山埔,找到一处宫殿大寨(当地老百姓称“张琏城”),挖掘到大量城砖,每块重约9公斤。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部和侍王李世贤部转战广东、福建,曾驻军铜鼓嶂,至今仍留有训马场、旗头营、中营、尾营、教打坪、走马坪等历史印记。铜鼓嶂是大革命时期赤卫队、游击队的根据地。

山下的胜坑、李子坪一带方圆数十里,曾建立苏维埃区、乡政权。山腰七情磜 瀑附近有一岩洞,叫七情磜 大石屋,是当年赤卫队、游击队的指挥所、会议室,李坚真、肖向荣、古大存、刘永生、王维、李谷、梁集祥等革命家曾在此从事革命武装斗争。

现洞中革命风物犹存,如藏枪的水帘洞,岩洞门前垒着的射击掩体石等。1928年李坚真在此进行革命工作时,创作了一首著名山歌:“小溪出水大溪流,同志姐妹处处有,今日重上铜鼓嶂,来日下县打九州。”

革命豪情洋溢,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激励了人民的斗志。铜鼓嶂又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的重要根据地。

山下砂田镇岳坑村有该纵队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保存有当年刘永生司令员办公的桌椅。粤东支队(闽粤赣边纵队直属第一团的前身)战歌唱道:“星光影着韩江,月色媚着铜鼓嶂,我们雄壮的粤东健儿,英勇奔向解放战场……”梅州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居住地,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谓。

古时山区人口较少,丛林密布,古木参天,飞禽走兽种类繁多,自然资源丰富,柴近水便,容易生活。经过长途跋涉、流离转徙的先民,自然会选择这些地方安居下来。

在铜鼓嶂山山岭岭之间,散布着二三十个自然客家村落,居住着数以千计的村民。他们依山傍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读传家,民居建筑和生活习俗保留着中原古韵。

在海拔约1000米处,有一村落,浓阴环绕,十几座杠式围楼一字形排开,屋前有一大片水田,宛如小孩坐的坐栏车,名“孩儿坐栏村”,是铜鼓嶂上最大的村落,那里居住的是钟姓人家。杠式围楼是客家民居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类型,一般正面有几个层面就称为几杠楼,二、三杠比较普遍,多的达五、六杠。

每杠都是房间或厅堂,杠与杠之间为天井,有走廊过道相通,中心位置的厅堂为供奉祖先牌位的祖堂。楼高普遍为一、二层,也有少数三层的。

有的一杠纵深十数间,后面还有横列的“枕头屋”。大多数列杠两侧还有较低矮的杂屋用作厕所、灰间、牛栏、猪舍。

全屋房间多少不等,少的十数间,多则百间以上。从孩儿坐栏村而上至海拔1100米处,有铜锣湖村。

村中有块大石,以石敲打会发出铜锣般的声音,故名。村里有300多年前建造的围龙屋,凤凰卫视《寻找他乡的故事》曾经专程前往该村拍摄,并称之为中国海拔最高的围龙屋。

铜锣湖村围龙屋后面有一大片蓊郁茂密的风水林,鹤、鹊、鸠、雀栖于其中,啁啁啾啾,热闹非凡。围龙屋中现仍住着王潜章一家,据说当年王家祖先因为清廷捉拿,带着一家老小逃到大山深处修建了这座围龙屋,人丁最旺时,曾经住过60多人,现大多已迁至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江区白宫镇等地居住。

围龙屋前有一大片平平坦坦的土地,原是水田,现已由台商张秋琳先生改作茶叶和樱桃种植基地,有600多亩。铜锣湖村风水林边,有“铜山佛国”遗址,是大埔银江胜坑龙泉寺的前身。

相传300多年前这里有个铜山寺,香火很旺,寺中住持有很高的医术,他从铜鼓嶂采集草药,提炼成丹膏丸散,救治了不少病人。明代农民起义领袖、自称天王的蓝松山为报答住持治好其夫人的病,出资扩建寺院,并改铜山寺名为“铜山佛国”,还支持住持在银江胜坑兴建新寺,取名为“龙泉寺”。

现在,砂田镇到铜鼓嶂的交通已很方便。小车可以直接到达铜锣湖村边的铜鼓峰宾馆,路程约20公里,大部分路段已铺筑水泥路。

从宾馆而上不远至大草坪,亦铺筑水泥路。从大草坪而上有2500多级石阶至峰巅,历时两小时左右。

且以一首《咏铜鼓嶂》作结:巍巍铜鼓嶂,粤东第一峰。群山齐拱伏,万壑尽峥嵘。

林丰草茂密,瑰宝隐其中。水落奇石出,是处现仙踪。

最是铜湖叹,造物功无穷。

6.编钟和铜鼓的传说故事

有关铜鼓,在水城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故事。

从前,在水城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小伙叫银哥,姑娘叫金娘。两人情投意合,深深相爱。

秋天,河水猛涨,阻隔二人相会。一对恋人在思念中煎熬。

犀牛富于同情心,接连三年背银哥、金娘过河相见。到准备成婚时,犀牛听仙家说,二人无缘结合,乃不再出现。

二人无法相见,相约殉情。当银哥、金娘跳进滚滚河水时,突然金光闪动,二人好端端站在犀牛背上,犀牛将二人背往大海…… 银哥阿爸和金娘阿妈思念儿女心切,历尽艰辛,向各村寨讨来碎铜,找皇帝要得封号。

铸成一公一母两个铜鼓。六月初六,铜鼓敲响,银哥和金娘即站在犀牛背上回来。

作者:蔡瑾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先秦考古也得到了空前的收获,中华大地上古代文物不断地被发掘 出来,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土的大量先秦前遗物内,古代乐器占了 一定的比例。

作为音乐考古的一部分,古乐器遗存还起了对原有历史文献上由于记载不详、并无实物左证,而 引起众多争议的悬案,提供了实物依据,解决了许多问题,也了解了许多前所未知的事情。新石器时代河南舞 阳贾湖骨笛,上刻有五孔、六孔、七孔、八孔,所发出的音响就证实了在数千年前先民有组织而能自成体系的 乐音结构,传送了远古时期人类智慧高度发达的历史信息。

今人音乐史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也了 解古人存在高级思维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由于出土了有考证年代的古代乐器,从结构和音列上窥见了古代乐器 的面貌。

由此推理出古代的音乐理论,为研究我国古代民族音乐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依据考证。 战国初期楚王孙诰编钟和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六十五件整套编钟和 大量其它古乐器,刻有铭文,显示出当年的乐律构成。

至少能将以前对我们 古代仅有五声的说法有所改变。了解在春秋之前即有十二音律。

为此,还提 供了“三分损益”,和五度相生等方法产生“律”的自然过程,所以,古代 乐器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能够在此领域中向纵深深入,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 许多消息。 古代音乐文物遗存的出土,还可以提供音乐 考古学中缺少曲谱的信息,古代乐器的发音构造, 能显示当年应用的调性。

有调必有音,有音就能 构成旋律,古代曲谱很少传世,但出土的古乐器 就显示当时的音阶组织。如出土众多的各种不同 弦数的古瑟,各地域大小长短不同,所反映的音 高调性也有所不同。

在墓葬中出现的各类乐器组合,可以看出 当年该地区演奏所用乐器的组合情况,湖北江 陵地区的墓葬发掘时,大多数墓内就合葬了虎 座凤鸟悬鼓,二十五弦(或二十三弦等)古瑟。 以及古笙这三件古乐器往往在一个墓葬出土, 充分说明当时当地的演奏组合。

从古乐器结构来探索今天民族乐器的源流,也是非常有意义,如湖北 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笙,通过发掘的实物,能够推算出古笙的音位排列,在 顺此线索,和后世笙的音位排列对照,就可以了解当年古笙的音位排列的 科学性。几千年来笙的音位排列仍按照当时的安排,没有大的改动。

我们现在对古代乐器的复原研究和复、仿制造的研究其价值和意义是 很大色。属于音乐考古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出土古乐器的复仿制,在操作 过程中跟详细的弄清了“来龙去脉”。 古代乐器的内容构造,在复仿制过程中必然要把它分解模拟, 研究它的规律,结构的形成。

擂鼓墩二号墓的36件编钟,形体全 是甬钟,无纽钟、镈钟。楚王孙诰编钟也同样,在测音时,从内 壁存在现象看,就发现这套钟全部是未经过调音工序,保持了浇 铸刚完的原样。

当时考古专家们认为这不是可以演奏的编钟。其 高音区的几个较小的钟,内壁厚度也是其它所有变中所少见的。

最高音的几个钟中隧部突出,中间空间狭窄,连手掌也插不进去, 壁厚达2.4~2.6厘米,铣间13.5 厘米。 这是一种形式,而另一种河南新郑歌钟出土了二百多件。

内壁 非常薄,仅0.6厘米。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促使我们在复制中必 然会研究其音色、音响的效果。

我们将其全部测音复原。同样,在 湖南宁乡我国最大的一件铙王--象纹大铙,以及师古寨出土的三组 十件中铙,我们会同长沙博物馆的专家们一起将原件测音,然后按 原件形制进行复制,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音乐文物的出土,为我们 提供了多学科研究的机会。从律学、乐学等大题目固然可以深入探 求,在近十余年中将古乐器复原和仿制也是一个分支工作。

但仅这 一很小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内容。

杨荫浏、李纯一、黄翔 鹏等诸前辈所提供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在复、仿制的研究中,得到 极大的理论支持。近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王子初教授所 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已经出版了九集,综合收集了十多个省 市的古代乐器和其它音乐文物。

这部工程浩瀚的数据,造福了后来 的研究者。还有几个省市正在继续编辑之中,期待不久就可见面。

音乐文物的出土和汇集研究,复仿制古乐器的成功,也为现在探索 古乐演奏创造无限条件。 网址上有图~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

7.广西壮族的铜鼓上为什么有青蛙啊它有什么含义或故事吗

铜鼓上的蛙饰是壮族图腾的第三个理由:各民族总是把自已的图腾描绘或雕刻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供奉,这是图腾崇拜的特征之一。

美洲印弟安人在每一村落的入口处都树立有高达三十余尺的图腾柱,柱上雕刻着图腾形象,每一家都画有图腾标记或放着图腾记物。哥伦比亚原住居民把图腾雕刻于屋内梁上。

哀牢山罗罗彝族画黑色大虎于庙墙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明证。至于汉族在殿堂庙宇、宫庭梁柱,帝后冠服,以及古籍图案等地方,到处雕龙绘凤,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把立体蛙饰雕塑在鼓面上,其用意正是同以上诸例一样。再则,我们来看同是在铜鼓上的其它纹饰,“两广地区的铜鼓却以云雷纹为主要装饰,应是对云雷自然崇拜的反映,……”,“正是因为他们崇拜雷神,所以才把这种雷霆之象的云雷纹作为铜鼓上的主导纹饰”,云雷纹“应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反映”;而翔鹭纹呢,“饰鼓以鹤,同水上作业多的滨海民族观察风云和求雨祭祀有关,是他们崇拜水鹤的思想反映”。

既然铜鼓上的其他纹饰都有着各自的崇拜宗教观念,蛙饰又哪能例外呢? 况且青蛙在古代壮人中是个神秘的有着极大影响的神物。由以上分析可见,在铜鼓上铸出青蛙,是源于原始图腾崇拜的宗教观念。

反过来讲,在历史上,壮族有过青蛙图腾。

8.我要广西壮族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

关于铜鼓,壮族有这样的传说:古时有个青年到龙潭去放鸭子,眨眼间人和鸭子都失踪了。 其父提刀去找,见儿子和鸭子已被妖怪弄死,便杀死小妖,放火烧了妖怪的房子。老妖斗不过老人,就从龙潭挖了一个洞,通到老人床下,想淹死熟睡的老人。当水流到床下洞口时, 却被一口铜锅挡住了。老妖施计也没斗过老人,只得败阵而逃,此后再不敢兴灾作祸了。老人见铜锅可降妖,便造了很多,并安上翅膀,到处去平息邪恶和灾祸,最后连一口锅也不剩 了。壮家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小丘田里找到,有人敲响铜锅,人们踏着咚咚的乐声,跳起欢快的舞蹈。后来,人们将铜锅改为铜鼓,将铜鼓伴奏的舞蹈称为铜鼓舞。

歌谣两首:

其一 其二

两只小燕子, 屋檐下的两只小麻雀,

飞过溪边不停留, 唧唧唧唧叫,

飞去栖在瓦房上, 上上下下跳,

飞去盘在砖屋边。 为的是问大阿嫂,

看见勒俏在织布, 要讨新衣穿。

穿梭根根如蜘蛛结网, 新衣还没有开扣,

甩线阵阵如天上闪电, 腰带还没有镶边,

抽纱圈圈如麒麟起舞, 请到明年再来讨,

布眼方正如筷头。 请到后年再来要。

是爹或娘教, 别说大嫂我小气,

或是自己巧? 小气也不小几多。

围兜轻轻四钱重, 这里有旁人作证,

头巾仅仅一两半, 这里有花树作保。

衣服也只重四两。 有心在树下筑墙,

请送我一件, 要让那果树开花,

明天穿上街, 要让那桃花吐朵;

后天穿上城, 黄花开来白花吐,

引来几多村人看, 吐出白花是小伙,

引来几多大兵瞧。 开出黄花是姑娘。

问你为何看?

问你为何瞧?

瞧的是我眼,

看的是我鼻,

还是我那情人做的衣?

9.壮族铜鼓的历史

自汉代以后,广西铜鼓鉴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广西发现铜鼓的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610面之多。北流县六靖镇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铜鼓,号称“铜鼓之王”,在中国古铜鼓分类上被命名为粤系“北流型”(甲型),存于广西博物馆。